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 周玮)河北梆子《宝莲灯》在甘肃农大演出时,掌声100多次,互动环节400多学生上台;浙江昆剧团《十五贯》以全新的无障碍(手语、汉语)表演形式献给“无声世界”的朋友;民营院团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自带行李、行军床,自己起火做饭,把戏演到最基层……说起参加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艺术院团负责人感触颇多。
在文化部3日举行的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总结座谈会上,文化部艺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4月至7月,巡演活动历时4个月,20台优秀保留剧目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城市、农村、基层单位共演出一千多场,演出收入1800多万元,观众80多万人次。
戏剧评论家王安奎说:“我们看到在优秀的保留剧目中既有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也包括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特别是现代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在内大概占一半。这么多现代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证明不管是古代题材,还是现代题材,都能成为赢得观众的保留剧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只包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剧目,也包括新创的剧目。我们要通过保留整理、改编优秀传统剧目和创造新的剧目不断积淀优秀民族文化。”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表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要写人民、演人民、演给人民看、让人民来检验;坚持优秀保留剧目建设不放松,争取把这样一个奖项制度化、长期化,把它变成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载体;坚持优秀保留剧目演出不停步,今后的演出要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仅国家院团要下到基层,省市县各级院团都要下到基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文化部要进一步研究建立奖励机制,探索、交流演出机制。
董伟透露,现在文化部正在搞高票价问题的调研,“不能搞脱离实际的高票价,也不能全部搞‘送戏不要钱’的演出,针对对象不同,这里面有一个度,要让观众买得起票、走得进剧场,要更广地覆盖,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看到我们的优秀作品。”